板框压滤机进料泵的选型步骤是什么
板框压滤机进料泵的选型步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,以确保泵的性能满足压滤机的运行需求。以下是一个清晰的选型步骤归纳:
一、明确压滤机进料泵的参数要求
输送流量:根据压滤机的处理量确定进料泵的流量,一般为5-10m³/h,具体数值需根据压滤机的实际处理能力确定。
扬程:根据压滤机的进料口到出料口的距离以及管道布置情况确定扬程,一般为10-30m,但也可能根据具体工况达到35-50m。
介质温度:根据实际工况确定介质温度范围,一般为常温至100℃,但也要考虑极端温度下的泵型选择。
介质性质:了解介质的粘度、腐蚀性、固体颗粒大小及含量等信息,以选择合适的泵型和材料。
二、确定压滤机进料泵的结构形式
悬臂式进料泵:适用于输送介质中固体颗粒含量较高的情况。
筒式进料泵:适用于输送高温、腐蚀性介质。
隔膜式进料泵:适用于输送粘度较高的介质。
三、考虑压滤机进料泵的性能特点
可靠性:选择质量可靠、售后服务好的品牌和型号,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。
节能性:考虑泵的效率,选择节能效果好的泵型,降低能耗。
耐腐蚀性:针对介质腐蚀性强的情况,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泵型和材料。
四、分析实际工况和配套设备
查看压滤机的型号和规格,了解压滤机内滤室容积,从而确定应该用多大流量的泵。
分析管道配置和布置情况,确保泵与压滤机之间的连接顺畅,减少水头损失。
考虑进料液位高度和进出水管的直径,确保泵能够正常吸入和排出介质。
五、参考成功案例和经验
了解类似工况下其他企业的选型经验和使用效果,作为自己选型的参考。
可以向专业的泵供应商咨询,了解不同泵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,以便做出更准确的选型决策。
六、特殊设计考虑
对于压滤机入料泵,其特性曲线应尽可能陡,以降低流量偏差系数和泵的径向力。
考虑泵在全流量范围内运行时的汽蚀性能,以及部件、轴等零件的使用寿命。
传动形式的选择,尽量选择直接传动的泵,避免增加皮带张力对轴向构件产生的附加径向力。
综上所述,板框压滤机进料泵的选型步骤需要从参数要求、结构形式、性能特点、实际工况和配套设备、
成功案例和经验以及特殊设计考虑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,以选择最适合的泵型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